2020年12月23日,我校參與由河南省文明辦、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文聯聯合開展的“快樂成長”鄉村學校少年宮首期文藝支教圓滿結束。我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李杰及宣傳部相關人員專程前往濟源市邵原鎮實驗小學、下冶鎮第一中心小學、大峪鎮第六小學、王屋鎮愚公學校四所鄉村學校,接回了本次支教的8名志愿者。
我校參與的首期“快樂成長”活動主要面向濟源市四所不同村鎮的鄉村學校進行。在為期三個月的支教活動中,志愿者們從當學生到當老師,順利的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在課堂上他們教授課程,進行學業輔導,主要承擔了音樂、舞蹈、書法、美術、體育、生活、科學等多類課程。志愿者們不但帶領同學們學習中國傳統戲曲文化,還把戲曲融入廣播操;不但傳授同學們中國書法理論知識,還進行了書法實操的練習;不但普及繪畫知識,還帶領同學們做了各種各樣的小手工;不但學習強身健體的體育技能,還陪著同學們一起跑步、做操、踢足球;不但教他們體會不同音樂的節奏和律動,還教同學們體驗舞蹈的魅力和樂趣。志愿者們在課下利用業余時間陪伴鄉村的孩子們,不僅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還傳授給他們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帶給孩子們歡樂。在離別之際,濟源市文聯主席張富偉、副主席李忠偉等領導以及四所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都對我校的志愿者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評,孩子們也對志愿者依依不舍,擁抱著老師希望他們能留下,志愿者們也都滿含淚水紛紛表示今后有機會一定還來支教。
在支教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濟源市邵原鎮實驗小學、下冶鎮第一中心小學、大峪鎮第六小學、王屋鎮愚公學校四所鄉村小學都面臨著生源流失、師資不穩定、專業老師匱乏的困境。學校都為寄宿制,大多數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以及家庭困難的兒童,孩子們缺乏體、音、美專業課程的指導,“快樂成長”文藝支教活動可以協助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完善的體育、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豐富鄉村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鄉村學生的綜合素質,并為在校的青年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平臺,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
據悉,“快樂成長”鄉村學校少年宮藝支教活動共計三期,本期以圓滿完成,2021年我校將繼續選派優秀志愿者參與下一期活動。